1960年代,高雄─愛河。照片攝於愛河(約攝於中正橋至高雄橋之間),當地民眾聚在愛河旁閒聊、休憩,河面上則有漁民在捕魚,這是老一輩高雄在地人與愛河的情感、記憶連結。右上方的橋梁為中正橋,連結了河對岸的河西路和此岸的河東路。此張照片是薛培德牧師攝於1959年至1960年間,在1960年代以前愛河的水質並不差,吸引了在地人在假日、傍晚前來此處走走,但在1960年代以後因為移入人口增加使得民生廢水隨之增加,排入愛河的廢水多得讓愛河無法負荷(當時專用汙水道未普及,故廢水便直接排入河川),愛河逐漸變得混濁、惡臭,人們也漸漸地遠離愛河。後來在當地民眾及政府的關注下,愛河的水質逐漸恢復,今日已可見到愛河上的遊船恢復行駛,周邊亦有釣客垂釣。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