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泮池

泮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泮池是中國古代修建的一種水池的名稱,一般呈半圓形,功用為具有防災、調節氣溫及風水的象徵意義。後因孔子在後世受封文宣王,因此以泮池為規制,修建於孔廟大成門外。因此在孔廟中有兩個空間,以「泮」為名,分別是泮宮坊與泮池。「泮宮」則是諸侯的學校,「辟雍」是周時設在天子國都的大學。「辟雍」格局包括中央的主體建築及外環之圓形水池,而中央的主體分為東、西、南、北、中等五室,可能是因為不同學習科目而分成不同空間;諸侯的學校,規模較辟雍小,其建築外圍只圍繞一個半圓形的水池。 當時在學校中定時會舉行相飲酒、釋奠先師先聖等敬老、祭祀的禮儀,學生山實際儀禮的操作學習禮儀,面從中國開始有教育,這種藉由演禮以達到習禮的方式,就一直是中國教育場所的設計概念。
蓉鏡齋為一樸實清幽的住宅建築,作為霧峰林家的教育場域(私塾),因此在私塾前面置有半月池,其石欄杆工很細,以尊崇為教育場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泮池 / 撰寫者:洪維彬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4720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台中市霧峰區萊園路33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6411
所在地-經度
120.701135
是否開放
撰寫者
洪維彬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