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鐵板村社區營造的發展歷程

圖片取自連江縣南竿鄉鐵板社區發展協會。

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過去名為鐵板村,2002年成立鐵板社區發展協會。根據朱姓鄉親分享,當時鐵板社區從環境美化維護開始,先在人來人往的街上進行,共有六個區塊公園,以尊重屋主,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協調與聯繫方式,在屋主同意下修繕已經搬離村莊的傾頹家屋,並順利往下街發展整理。

此時,也陸續有許多台灣的大專院校輔導鐵板村的社區營造,其中中原建築系協助環境美化建議、閩東老屋盤點修繕;臺大城鄉所提出「尋找官帽」的議題,重新探尋因軍事管制、荒廢近二十年的官帽山,並發展生態公園。外來學生不定期地參與,給了很多觀念,後來也延續到社區聚落的自我組織。當社區鋪步道遠至大漢據點,能量到達極限後,社區營造重新回到聚落裡頭,並與中原大學密切合作。

朱姓鄉親認為,鐵板社區特色是延續人跟土地、人跟人之間的關係,社區營造難免有人跟人溝通的問題,而和平尊重才能長久,人與環境的關係亦然,今天村中做社區環境就是秉持著「人跟土地不要大量開發水土」的理念。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仁愛村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19)。朱金寶【錄音】。連江縣政府108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現勘紀錄(8月4日),南竿鄉仁愛村。
  • 地點-緯度
    26.1450617
  • 地點-經度
    119.9263488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