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風劇團

海風劇團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38年(1949)國軍戍守馬祖後,由於兩岸斷航,馬祖人不能再前往福州看戲,福州劇團也不能再來馬祖演出。因此40年代起,軍民各自組織閩劇團,延續福州的表演藝術,並發展出節慶與廟會的表演模式,也建立起軍民共同演出的默契。

民國40年,東湧(在民國45年改為「東引」)海上保安隊第一縱隊(簡稱「海保部隊」)第五支隊成立「海風劇團」,以表演福州戲為主,平劇、民間遊藝為輔,隊員大都來自福州、連江、長樂、林森、福清等縣市,並多為福州戲科班出身的藝人。民國44年,海保部隊因整編解散,納入國軍序列成為正規部隊,但仍保留「海風劇團」,由30幾人組成。部份成員退役後,加入臺灣的「三山閩劇團」(以福州各戲班著名演員組成,在70年代因新血不足而解散);另有退伍軍人在民國47年於馬祖組成「馬祖業餘閩劇社」,由林家馨、謝德玉指導。民國69年,桃園旅台「馬祖同鄉會」鄉親承續東海「海風劇團」的風格,成立「海豐業餘閩劇社」。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雲台文化協會(2008)。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頁14-1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創辦日期
1951-01-01
創辦地-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