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時霧峰的香米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但如果要讓一個品牌能夠永續經營,那就需要繼續開發周邊的商品,如米餅乾,但餅乾門檻低,很容易被複製,使得商品生命的週期太短,但如果是自釀清酒的話,因為技術門檻高,相對的,複製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不過這一切得從零開始,是一件比生產香米還更困難的事情。所幸當時農委會輔導農會企業經營的計劃,提供了完善的人員訓練及經費挹注,也在因緣際會之下與日本釀酒名師、東北大學教授廣井忠夫搭上線,並挑選兩名農會員工,先學習日語,讓彼此能順利溝通交流,再前往日本的新潟酒廠受訓3個月。而後,把閒置的萬豐穀倉修復成釀酒廠,雖當時因為部分設備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所幸經過多方的努力,在2007年時讓第1支清酒正式上市。照片中的酒甕,是釀造清酒過程中儲存酒的酒甕,進入農會酒莊展示場,在後方即可看到部份的酒甕排列整齊,具有裝點佈置效果,提供遊客身臨酒莊的感覺,後方則是一系列釀酒的製程介紹,遊客可一覽整個製酒的過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