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車站座落於兩山間的谷地,1910年(明治43年)設置時是僅辦理列車交會的「大安溪信號場」,1912年(大正元年)升級為「大安溪停車場」,開始辦理客貨運業務,1920年(大正9年)改稱為大安驛,直到1954年才以「泰安站」定名。
原來的站房為木造建築,同樣受到1935年大地震的摧殘毁損,只好易地重建。新站房囿於谷地地形的關係,為了配合兩端路線高度,採取低於路基下方的配置,也就是入口在地面、而月台與鐵路卻在上方二層的空間現象,因地制宜的變通設計也因此賦予這座車站獨特的風貌。另外,月台上的雨棚柱子都是由鐵軌做成,上面還標有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的標誌以及各個不同年代出廠記號,推測是1935年地震後廢棄鐵軌的再利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