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漢人的拓墾與開發

漢人的拓墾與開發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漢人的拓墾與開發

在17世紀末漢人開始在近淡水河口的關渡平原進行小規模開墾,如康熙25年(1686年)林永耀、王錫祺佔墾關渡、唭哩岸、石牌、嘎嘮別之地,由關渡平原逐漸向淡水河流域擴散,但此時仍只是零星的開墾。直至康熙48年(1709年)陳賴章墾戶請墾,漢人以拓墾集團進行有規模、有組織的地開墾,陳賴章墾號象徵著淡水河流域正式進入漢人拓墾時代。在台北的漢人日漸增多,除了開墾外河港貿易也十分興盛,新莊港與新莊街在河港貿易發展下,成為當時北台最繁榮的河港市街。隨著台北開墾日漸繁榮,原來的舊官道早已不敷使用,且刻意繞過山嶺的海岸線也顯南北交流不暢,因此新路的開闢已是勢在必行。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新莊老街、新莊港
資料來源
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溫振華、戴寶村) 諸羅縣志 新莊市志 桃園縣志
撰寫者
林尚駒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