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堂於1970年落成,為5層樓高的建築,承襲古羅馬城建築形式所建。據說設計藍圖為一位羅馬神父所繪,深得教宗激賞,進而轉交給于斌校長,請之在輔仁校園中建造一座相同形式的體育館,因此輔大校園才出現這一座象徵古羅馬競技精神的體育場。中美堂經由當時知名的建築師殷之浩所建,殷之浩經手過的案例包括圓山大飯店、桃園國際機場、中山高速公路等建設。中美堂共有70枝弧形樑柱支撐,每枝樑柱重達4噸,再加上屋頂瓦片的重量,必須將400噸的重量平均分散至建築各處,為當時數一數二無直樑之稱的建築物,共花費三十萬美金製造。中美堂正門懸掛一幅蔣中正提筆的匾額「中美堂」三字,命名共有兩大原因,其一為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亦彰顯輔仁中西合璧的辦學特點;其二則因蔣宋美齡於1967年出任學校董事,因此取其姓名的美字,合上「中正」二字,成為「中正美齡」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