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大板根森林遊樂區內之大板根茶葉歷史文物館的展示看板,標示當年三井合名株式會社在台北的三井倉庫與三井仕上工場之位置。
北部茶區的發展溯源到清朝,由於水路發達,因此可滿足貨物集散等需求。清代北部山區所生產之茶葉,及利用水路,運到大稻埕精製加工後出口。日據時期日本政府更藉由理蕃,取得原住民土地,先砍伐森林販賣珍貴木材,再於砍伐森林後之土地,由三井合名株式會社種植茶樹,並設置現代化茶廠,生產粗製茶。
由於日據時期茶葉集散地的大稻埕以漸失去河港機能,加上大稻埕土地昂貴,以及陸路交通開始便捷,鐵路以抵達三峽附近的新店。因此三井合名株式會社之精製茶廠,三井仕上工場(日文精製茶稱為仕上茶)即設在今萬華火車站附近,以陸路運輸取得粗製茶廠生產之粗製茶葉,精製完成之茶葉,則送到位於台北火車站附近的三井倉庫,等候以火車送到基隆港出口,完成整個生產鏈。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