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型笳笠(笠湖)-包種茶室內萎凋及靜置攪拌使用

大型笳笠(笠湖)-包種茶室內萎凋及靜置攪拌使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型笳笠(笠湖)-包種茶室內萎凋及靜置攪拌使用

       圖為大型笳笠(笠湖),是製作包種茶時室內萎凋及靜置攪拌使用,本物件現存於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製茶工廠內。

       室內萎凋及靜置攪拌的目的為繼續日光萎凋或熱風萎凋所引發之發酵作用,使茶菁繼續進行複雜之化學變化以生成包種茶特有之香氣及滋味。鮮葉經日光凋萎後,細胞膜的半透性已遭破壞,於是葉內開始進行化學及物理變化,然後移入常溫的萎凋室繼續萎凋。

       室內萎凋連帶攪拌的程序同時進行著,攪拌是用雙手執茶,微力翻攪,使鮮葉因相互摩擦而破壞葉緣的細胞,這樣空氣才易於進入葉肉細胞內,以促進醱酵作用,而翻動攪拌的動作也有助於茶葉的水份平均地蒸散。此大型笳笠使用於第三至五次攪拌程序,將數個小型笳笠內之茶菁倒入此約7尺直徑的大型笳笠中,由幾位製茶師傅翻動攪拌茶菁,完成後再倒入小型笳笠。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張正桓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9/3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