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山,苗栗老地名,位於苗栗縣南庄鄉獅山村西邊,標高492公尺,橫跨新竹縣峨眉鄉、苗栗縣三灣鄉與南庄鄉,為聞名全臺的佛教聖地。道光6(1826)年,時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彞,因內山設防與中港溪山區開發,自竹塹至三灣祭山湖一帶。祭山湖,位於獅頭山開善寺西側山窩處,李同知於該處向東遠觀山勢,外型巍峨奇特形似獅頭,遂名之「獅頭山」。該地林木蒼翠、奇岩聳立,山中寺廟多倚山壁、巖洞而築,是獅頭山的景觀特色。昭和2(1927)年,獅頭山獲選為臺灣十二勝景之一。
據地方居民回憶,民國39(1950)至民國49(1960)年間,入獅頭山拜佛的旅客絡繹不絕,整座山共有18個洞,每個洞都有寺廟或道院。因相機尚未普及,那時很流行「外拍」,就是攝影師會在各寺廟、道院幫旅客拍外景照。當時旅客上山的唯一途徑,是頭南公路旁的前山登山口,為當地帶來川流不息的人潮和商機。登山口兩側的公路店鋪林立,有撞球間、藥房、打鐵店、旅舍、和多間飲食店,非常熱鬧。隨後因通往勸化堂的車道開通,旅客可以開車直達半山腰,少有人願意再走又陡又長的前山階梯步道,加上其他風景區逐漸興起,獅頭山慢慢沒落。登山口店家、住戶陸續搬離,現今只剩一整排的廢棄空屋。民國99(2010)年參山國家風景區設置「獅頭山風景區」造型地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