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動物命名的舊地名---象鼻坑

動物命名的舊地名---象鼻坑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動物命名的舊地名---象鼻坑

動物命名的舊地名---象鼻坑 舊地名可以說是祖先用腳寫的自然教科書,只要看到有「坑」這個地名的,就可以大致上推論不是很好走,因為坑是指山間匯水而流下的小溝。俗語稱它為坑溝。坑也含有山谷之義。如﹕坑口的北坑、內暗坑。 臺中市比較有名的地名是「大坑」這指的是山間匯水而流下的小溝,而霧峰區萬豐里這裡有著象鼻坑這樣以動物為名的地形舊地名,臺灣本身並沒有大象這種動物啊!有些地方的舊地名,偏偏就會有個「象」字,這是因為先民渡海來臺,從祖籍的大陸帶來了大象這種動物的名稱,而風水上象獅也是風水的一種象徵,象獅牠們都不是臺灣本土的動物形態,卻在數百年前,跟隨先民移民入墾臺灣的腳步,進入霧峰地區。 象鼻坑,顧名思義,就是類似大象常常的鼻子,而又到處坑坑洞洞的,從萬豐里的山上走去,往上還有上游的竹篙坑、柚仔坑等等「坑」的舊地名。 竹篙坑,竹篙是閩南語竹竿,是指用竹的莖幹做成的竿子,竹篙坑是這裡地形屬於長條形的坑洞的意思。 柚仔坑,指的是這裡是種植柚子的山谷坑洞,萬豐里不管是象鼻坑、竹篙坑、柚仔坑,看見舊地名大就只知道屬於甚麼地形,是不是很好學習呢!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新修霧峰鄉志-大事記 貓羅新庄文化工作室 臺中市霧峰區本鄉社區發展協會
撰寫者
林榮梓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