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年公園生態--非洲大蝸牛

青年公園生態--非洲大蝸牛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青年公園生態--非洲大蝸牛

一場雨嘩啦啦地滋潤了大地,鬆軟的土地上,揹著重重殼的蝸牛緩緩地從枯葉中爬出,費盡心力才爬上樹梢。臺灣在1933年以食用為目的從東南亞引進非洲大蝸牛飼養,後來因管理不當,人工飼養的蝸牛逃竄繁衍迄今,藉著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的優勢,族群不斷壯大,現在臺灣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都可發現牠們的蹤跡。蝸牛號稱「見青就吃」,田間的農作物常常成為牠們的食物,是農民心目中的「害蟲」。蝸牛大都在清晨露水未乾時覓食,太陽露臉即退縮,又俗稱露螺。
早年農民在下雨後撿拾蝸牛,一次甚至可撿兩三桶,打破切取腹足用柴火灰燼、明礬洗掉黏液炒來食用,剩餘腸胃則養雞鴨,或者全部打破餵食雞鴨,現在以蝸牛餵食家禽因為費時費工已不多見,在海產店、夜市還有人賣九層塔炒蝸牛肉,但要注意不可生食以免吃進寄生蟲造成身體危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青年公園生態--非洲大蝸牛 / 撰寫者:蔡秀佳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2515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新莊區新北市242新莊區壽山路50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029179
所在地-經度
121.420295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新莊青年公園
撰寫者
蔡秀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