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山縣舊城西門門拱石條

鳳山縣舊城西門門拱石條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鳳山縣舊城西門門拱石條

清康熙23年(1684)領台時,設台灣府於台南,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其中鳳山縣治設於今左營興隆莊埤仔頭,下轄七里二保六庄一鎮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後,開始興築土城牆,清乾隆末年「林爽文事件」土城遭攻破,縣城遷至下埤頭街(今高雄市鳳山區),原興隆莊的左營縣城則稱為鳳山舊城。

因鳳山新城地勢低平,無險可守,又倡議將縣城遷回左營道光5年(1825)開始籌資興建,道光6年(1826) 石城建成,城門以來自福建的花崗岩石條為基礎,城牆以採自打鼓山一帶的咕咾石、並以灰漿水黏合堆砌牆體,兩片牆體中間填三合土做基礎,此城建成後為台灣第一座石城。鳳山縣西門因面向左營海邊,有「安定海疆」的意義,所以又稱「奠海門」;日治時期1930年代因應左營軍區規劃,舊城西城門遭拆除,其門拱石條遭棄置於原地,民國41年遷移至海青校園內的籃球場旁做景觀造景,學生打球累了就坐在石條上面。近年來海青工商也透過特色課程授課,讓學生了解石條的真正身分。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鳳山縣舊城西門門拱石條 / 撰寫者:曾敏泰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2189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曾敏泰
管理者
曾敏泰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海青工商、鳳山縣舊城
撰寫者
曾敏泰
創作者
曾敏泰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09/05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海青工商
時間分期
1826至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