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公爐

天公爐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SA

曾清雲家的天公爐與在正廳神桌的正前方,於前院的花圃中設有水泥基座的天公爐,天公爐的平台上有三個瓷杯,並有一支塑膠管用來插香。

曾清雲表示,以前忠勇村並沒有這種水泥的天公爐,香是直接插在地上,後來為了表示尊敬,才開始做成這種水泥的樣式。

曾清雲祭拜的時間是每天起床洗臉之後開始,首先先拜天公,天公爐上的三個瓷杯裝的是開水,要點3支香,之後拜門神1支香,然後進到正廳,先拜觀音點3支香,

之後是媽媽留下的太上老君(以一個香包代替),最後是拜祖先牌位,太上老君與祖先都是點3支香。除了清早的敬拜之外,他每天傍晚結束工作回家,若是時間還早,也會在5點多吃晚飯前重複一次與早上相同的敬拜儀式。敬拜的順序都是先燒香再敬茶,杯子裡裝的是開水。平常的話每個月初一、十五也要燒金紙,他會準備兩個金爐,一個是燒給祖先、一個是燒神明、天公金,金爐放置的位置分別會對著神明與祖先牌位。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SA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SA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SA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蒲公英文教基金會
撰寫者
蔡金蓉
創作者
曾清雲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