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芒果」應該是許多眷村人心中美好的回憶,多數人對眷村的印象,也是「只要是眷村就一定有芒果樹」,這件事情在建業新村也不例外!
村子裡的芒果品種很多,土芒果、愛文甚至金煌都有。在我們村子,如果被鄰居知道你花錢去買芒果,是會被取笑的!然而,這些聽起來令人羨慕的事,對部分的現駐者來說,卻是難言的苦惱。
建業新村因眷改一度荒廢多年,無人照料的果樹靠著豐饒的地力自然茁壯,20公尺以上的芒果樹比比皆是。來不及打下來或太高打不到的芒果,有些過熟摔在地上、掉到天溝、或松鼠咬了一口就遭棄置,這些都造成現居民的額外工作,來不及清理的落果甚至會滋生小黑蚊變成衛生隱患。另外,未經規劃的果樹也有樹距過近長不好,或依著圍牆可能造成建築傾倒的風險。
目前以住代護的規定管理辦法,圍牆內的植物和樹,由進駐者自行照顧,然而文化景觀區內的樹木管理辦法,是不能移除也不能大修,只能雇人依著樹形稍微修剪,如此一來,樹高就無法降低成一般人架梯就可以採果的安全高度,因為樹冠很高修完將只剩光禿禿的樹幹。
這是「文化資產景觀維持」和「現居民需求」的拉扯,都很重要,也確實兩難。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