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

跟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D

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

建築物屬傳統閩南式街屋一層樓建築,房屋稅籍證明記載「土竹造」,取材土、竹、木建造,編竹夾泥牆,街屋縱深兩進,推估應為清末或日治初期建築,龍邊右側,於西元1990年民國79年改建共用壁土埆牆成為RC、磚牆,在過往算是常民建築。現況保存穿斗式扇架木構造遺構、穿斗式扇架竹構傳統建築,保存至今亦為太平老街稀有建築,並補足斗六太平老街街屋發展史


張氏家族祖籍福建漳州,第15世代,於嘉慶年間渡海來臺灣,首先落脚西螺下牛稠庄,再移往斗六溪洲堡萬年庄。第17世代,為經商方便於西元1914年(大正3年移居現今住址斗六街。除經營山產、雜貨並開創「觀察堂」(堪輿所)從事風水堪輿之研究及服務工作。第20世代,「觀察堂」未傳承歇業後於西元1968年民國57年,開業「日興飼料店」,且於西元2007年民國96年退休飼料店正式歇業改為住宅。第21世代,西元2008年民國97年,家族決定保存老厝整修,以保留世代情感與記憶,意外開啟家族史調查,也成為老街導覽選點。


百年老宅整修已開辦五個系列工作坊-土埆、傳統養灰、編竹夾泥牆、糯米卵石地基,工作坊完成的編竹夾泥牆土埆牆將成為日後講述老厝歷史、傳統建築的載體,並且記錄師傅們無私傳承的匠師技藝。推廣社區居民老屋修復概念,帶動太平老街街區保存及維護發展,提供老屋參訪、文史調查、修繕經驗分享。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雲林縣斗六『戀戀百年竹管厝』 / 撰寫者:張妙祝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D 3.0 TW + / 建檔單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2008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132號
別名
戀戀百年竹管厝
可容納人數
20-25人
事件
觀察堂、日興飼料店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07965
所在地-經度
120.541318
是否開放
開放時間說明
採不定時或預約參觀導覽
電話
0932-647400
參考資料
﹤張氏族譜﹥
現況
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補助計畫竣工,進行內部裝修及展示規劃
資料來源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戀戀百年竹管厝計畫書(修正版)
交通方式
火車或自行開車
撰寫者
張妙祝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