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二)全程挑行的香擔

大甲媽祖究竟何時往北港朝天宮進行「割火儀式」,欠缺清代文獻可考。西元1980年(民國69年)代訪問大甲的耆老的流傳得知,據說早期的進香割火儀式,人數僅十多人,主要是頭家爐主負責奉請進香媽祖神像和香擔(內有香火爐)、令旗等信物,以徒步及涉水的方式到達目的地。

早期的儀式僅環繞在人、神、火三者密切相關的基本形式;主要是人對神的「燒香」禮拜儀式,人對神明「香火」的獲取,以及神對「火」的獲取。

除了恭請媽祖神像安坐神轎,全程由神轎班員扛轎步行之外,香擔組為了保護香火爐,在漫長的路途中,並沒有進香隊伍和神轎班並行,而是遠離人群,走在進香隊伍之前,這是因為香擔中的有重要的「香火爐」,代表神明的移動式的香案,神明和香爐是一體的兩面,天上的神明透過香火的煙薰,廣佈神靈與世間信徒溝通,此是漢人民俗信仰的香火文化象徵意涵。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取得方式
    訪談
  • 管理者
    黃美英
  • 別名
    十三、香火儀式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底片
  • 存放位置
    個人珍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