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四)神對靈火的掬取

(四)神對靈火的掬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四)神對靈火的掬取

割火儀式是神靈與香火之間,一體兩面的的主要內涵,其行動主體是「神」,訴求的主要對象是「火」,是神對「靈火」的掬取。

較原初的形態是,由人捧著神像和「香火爐」,到某地的廟宇進行「割火」儀式,若有信眾跟隨神明去割火,通常也稱為「隨香」或「割香」;信徒除了向神明祈福或還願外,仍有相當傾向是希望增添「靈氣」(增靈)。

此方面的儀式,主要有幾種相關名稱和意涵:

(1)割火(刈火或分火):在香火來源的廟宇(祖廟),或前往其他香火興盛的廟宇割取「靈火」。

(2)過火:提高神明的靈力,避邪作用。

(3)過爐:神明越過香火爐,薰附香煙靈氣。

(4)合火:將割取回的香火,添入各神明的香爐中。

今日的媽祖「進香」和「割火」儀式,已呈現相當複雜的過程和組合形式,當中包含各種儀式單元及其運作法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四)神對靈火的掬取 / 撰寫者:黃美英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1969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取得對象
黃美英
取得方式
訪談
管理者
黃美英
別名
十三、香火儀式
撰寫者
黃美英
創作者
黃美英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底片
存放位置
個人珍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