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進香與割火之別

看似繁複多樣的儀式活動,基本上是由宮廟組織、「神明」、「香火」、「靈力」和「信徒」之間的關聯,交互構成儀式的運作網絡,這當中發展出各種儀式的型態,但各時代各地也有差異性。

「進香」的基本形式是指廟方神明,以及團體或個人,前往外地的神前燒香禮拜,因此跟隨去進香參拜者,俗稱「隨香客」或「香燈腳」。

但是,「割火」(刈火)儀式則著重「香火」和「靈力」的割取,這當中又包含二層意涵,一是甲神對乙神割取「靈火」,二是信徒參與儀式,向神明獲取「香火」和「靈氣」。

「火」、「靈」、「神」三者,都具有傳遞和分散的性質,經由一系列儀式化的過程,火經由「割火儀式」而得到「分火」,或是主神藉由「分身儀式」而有無數「分身神」,靈力可以藉由人為操作(例如用符咒、符令)而得到「分靈」和「靈氣」,我們可瞭解媽祖香火儀式的運作模式,並詮釋其中的意涵。

「刈火」與「割火」文意相近,「刈」做為動詞,即「割」之意,而「割」有「分開」的含意, 一般多採用「割火」兩字。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取得方式
    訪談
  • 管理者
    黃美英
  • 別名
    十三、香火儀式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底片
  • 存放位置
    個人珍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