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桐石底大斜坑位於菁桐火車站北方山坡,所鄰近之歷史紀念場域有被評選為台灣百大歷史建築的選洗煤場、捨石山、總辦事處等,於民國26年開始興建開鑿,歷時共計兩年,於民國28年整備完成。
興建大斜坑的主要功能與因素為,將原有之石底一坑、石底二坑、石底三坑與石底五坑等坑口整合,將這些採掘區的產煤集中處理,並自大斜坑坑口運出,此外,再與附近之選洗煤場做連結,如此一來便簡化了坑外運輸,經選洗煤場處理後便可將煤礦儲存,或直接向外輸出,效率大為提升,也造就了石底大斜坑一度為台灣產煤量最多之礦坑。
現今雖不再產煤,但其坑口旁捲揚機、礦車軌道、儲放室、辦公室⋯⋯等豐富之煤礦產業設施遺址,除設立「菁桐煤礦紀念公園」外,也吸引許多想一窺當年煤業盛況的旅客探訪。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