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底大斜坑

石底大斜坑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菁桐石底大斜坑位於菁桐火車站北方山坡,所鄰近之歷史紀念場域有被評選為台灣百大歷史建築的選洗煤場、捨石山、總辦事處等,於民國26年開始興建開鑿,歷時共計兩年,於民國28年整備完成。

興建大斜坑的主要功能與因素為,將原有之石底一坑、石底二坑、石底三坑與石底五坑等坑口整合,將這些採掘區的產煤集中處理,並自大斜坑坑口運出,此外,再與附近之選洗煤場做連結,如此一來便簡化了坑外運輸,經選洗煤場處理後便可將煤礦儲存,或直接向外輸出,效率大為提升,也造就了石底大斜坑一度為台灣產煤量最多之礦坑。

現今雖不再產煤,但其坑口旁捲揚機、礦車軌道、儲放室、辦公室⋯⋯等豐富之煤礦產業設施遺址,除設立「菁桐煤礦紀念公園」外,也吸引許多想一窺當年煤業盛況的旅客探訪。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石底大斜坑 / 撰寫者:黃昱儒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1900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平溪區
別名
臺陽公司石底大斜坑
免費進場
史料摘要
石底大斜坑昭和12年(西元1937年)2月開始開鑿之大斜坑,歷時兩年於昭和14年(西元1939年)完成。
所在地-緯度
25.025226
所在地-經度
121.724075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石底大斜坑
參考資料
臺灣產業文化資產體系與價值-臺灣煤礦、臺灣閃玉篇 、平溪鄉礦區聚落發展與建築演進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交通方式
侯硐車站;火車;公車;汽車
撰寫者
黃昱儒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