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膠卷的三種片基,可分成硝酸纖維素、醋酸纖維素與聚酯纖維等三種,一般簡稱為「硝酸片」、「醋酸片」、「聚酯片」。
硝酸片最早被使用,通常標示有「NITRATE」字樣。硝酸片材質強韌且柔軟,但具有易燃的缺點,如果儲藏在潮溼或過熱的環境下,其化學性質非常不穩定。一旦著火燃燒,除了待其燃燒殆盡,幾乎無法完全撲滅,也由於它的高度易燃性,於1950年代被醋酸片完全取代後停產。
醋酸片於1909年發明,主要用來取代硝酸片,因相對於硝酸片較不易燃,在使用及保存上比硝酸片安全,又稱為「安全片」,在片基邊緣可見「SAFETY FILM」字樣,1950年代後的電影膠卷普遍使用此類片基,但缺點是處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容易產生醋酸症,造成膠卷受損。
聚酯片於1950年代後出現,材質強韌且化學性質最穩定,可承受較高拉力使其不易斷裂,因此普遍用於35mm的發行用拷貝片或長期保存的拷貝片使用
(此圖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為執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12-113年日治後期教育宣傳膠卷影片數位修復與線上策展計畫」,於112年所製作之線上展覽素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