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里地名故事-福興庄

跟埔里地名故事-福興庄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埔里地名故事-福興庄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埔里地名故事-福興庄

位於埔里鎮北邊的福興庄,原本是屬於埔里眉社泰雅族人的勢力範圍,清朝道光年間,才開始有平埔族洪安雅族人入墾當地,而當時有一位來自北投社名為田生的洪安雅族人,其後人田福興,因為孔武有力,遠近馳名,因此附近的村民遂稱其村莊為福興庄,今稱福興里。不過關於當地的地名還有另一種說法,據傳是來自「福」建籍的移民希望能夠在當地開墾順利、人丁「興」旺,故有福興之名。
福興庄的後方山腳下有一座能高瀑布,那是能高大圳餘水所形成的人工瀑布,因此即便是寒冬枯水期,仍然能夠顯現出水流豐沛的聲勢來,而其下方廣闊的河階台地,目前由南投縣政府規劃為「埔里福興農場溫泉園區」,是全台首座以溫泉為主題的開發案,使得福興庄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至於社區的信仰與活動中心受奉宮,為了要突顯當地菇業的產業特色,特地前往中國大陸浙江省龍泉市恭迎菇神吳三公回來安奉,成為埔里地區唯一祭拜香菇之神的廟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埔里地名故事-福興庄 / 撰寫者:潘祈賢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1887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南投縣埔里鎮福興里頂猴洞山山下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32794
所在地-經度
120.975402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自撰
撰寫者
潘祈賢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