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埔里西南方的桃米坑,原稱挑米坑或擔米坑。早期,魚池鄉五城村一帶由於沒有種植稻米,因此村民必須到埔里街上來買米,並藉由人力的方式挑運回五城,途中則選擇在挑米坑歇息,於是附近村民遂以「挑米坑」稱之,意指挑米休息的地方。但是後來因為筆誤,挑字的提手旁被多點一點,於是挑變成桃,挑米坑因而成為桃米坑,今屬桃米里的範圍。
桃米坑雖然有中潭公路通過,但是昔日仍為一處純樸的山區聚落,是談不上繁榮的,後來於民國84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桃米坑設立,為當地帶來不小的改變,接著在民國88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後,由於集集特有生物中心等團隊的協助,進行蛙類、蜻蜓及其他生物的調查與保育,讓桃米坑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知名的生態村,而且藉由觀光休閒及生態旅遊的內容,持續地帶動當地的發展與繁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