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拍攝於2017年,照片為宜蘭龜山島今日討海人黃隆洲在機動力船上作業的情境。
遷村後的龜山島居民幾乎都還是從事漁業,居民們自稱是「討海人」thó-hái-lâng,新一代青年在外出求學後,不少人選擇返鄉傳承家業,在漁港中經常可見一對對的父子、兄弟、夫妻、親友等組合共同工作,在大溪漁港一帶形成一個緊密相連的漁村聚落。
龜山島社區是位於大溪漁港西側山坡的漁村聚落,這裡的居民多半是1974年至1977年之間,被迫遷村到此龜山島居民,即使離開龜山島他們仍稱所住地方是「龜山頂」(Ku-suann-tíng),自己為「龜山人」。
現今臺灣大部分的漁村面臨青年外流、漁村人力萎縮的狀況,但龜山島社區目前仍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居民以漁業維生,特別是青年求學後回鄉傳承家業的比例也不低,龜山島社區漁民大溪漁港為主要停駐點,以「現流仔」(hiān-lâu-á)(當日捕獲的魚品)著名,許多宜蘭、臺北的餐廳都會特別強調提供「大溪漁港」、「龜山島」海域的魚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