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工藝技法-大船下水2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工藝技法-大船下水2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工藝技法-大船下水2

由於拜訪號的製作屬政府補助性質,而為了避免觸犯禁忌指定由漢人擔任船主的做法,讓儀式該如何進行成了考驗工團耆老智慧的難題。經過大家的討論後,認為儀式依然循傳統模式進行,參與造舟的耆老則擔任儀式活動的指導和對祖靈溝通的角色,協助迎賓時的對話吟唱、下水前船園的領唱等工作。而我們對拜訪號的下水儀式活動的安排,則是期望完整呈現傳統祭典的精神和美感,透過文化解說讓雅美族的青年學子和觀禮的民眾,可以學習了解大船下水祭典中堆禮芋、迎賀客、分禮芋禮肉、蠻阿威、拋舟、試划等儀式的意義。

6月25日上午,當東清男子身著丁宇褲以蠻阿威姿態從四方湧進時,儀式活動開始進如高潮,當拜訪號被高高拋起時,現場的族人、參與者都被高昂的情緒感染,許多人都不自覺地流下淚來。當拜訪號準備進行試划時,現場民眾顯得一片寂静,大家均屏息以待緊張的說不出話來,這百年來最大艘的拼板舟是否能夠順利地划出港澳,成為蘭嶼雅美族人和現場民眾內心等待的答案。只見試航的勇士們整齊的划出船槳,拜訪號立即在海面上平穩快速的破浪前進,在強勁的西南風吹拂下,海面上捲起無數的白色浪花,拜訪號在舵手的一聲令下,迅速而無凝的轉過船身,接著在槳手的快槳操作下,疾速又精確地駛進束清港澳,拜訪號優越的試航表現,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整個下水儀式活動在此時達到最高潮。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資料來源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史料蒐集計畫
撰寫者
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創作者
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