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戴春琦在空軍防砲部隊的退伍大合照

跟戴春琦在空軍防砲部隊的退伍大合照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戴春琦在空軍防砲部隊的退伍大合照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戴春琦在空軍防砲部隊的退伍大合照

物件為戴春琦在空軍防砲部隊的大合照,1959年3月10日拍攝,照片由八二三砲戰充員兵戴春琦提供。2023年6月12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郭冠佑翻拍掃描,地點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戴家。

照片中可以看到,其中的人物以台籍充員兵為主體。多數人穿空軍新制定的常禮服並打上領帶,個別穿舊式的中山裝,但無一例都沒有腰帶,顯然此時腰帶不論皮製還是布製都被廢除。

頂端的題字顯示,是228564部隊的台籍充員兵在1959年3月10日集體退伍時拍攝的紀念合影。最底下的提字寫到「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照片背面則是戴春琦標註的重要同袍姓名與照片中位置的別紙。

戴春琦在訪談中表示,他在1956年3月11日徵召入伍,先是分派到馬祖的陸軍。他們大約在5-6月間才調到桃園的大園,在那改編成空軍的防空砲部隊,布置在機場外圍透過高射炮守衛機場。

戴春琦回憶,1950年代中葉的空軍防砲部隊是用美製的50機砲,前面有大缺口的綠色鋼盔(M35鋼盔)。他說:「空軍防砲穿草綠色制服,內褲與內衣也都是綠色的。我們用的綁腿也是綠色,不過彈夾是黑色的。在桃園兩年後,我就去到金門。」他在金門的駐防點是料羅灣一帶的「一二高地」,班長鄧先珍是湖南人,2022年戴春琦好不容易找到他的資訊,但不久班長便去世。

戴春琦在金門經歷八二三炮戰,他回憶「一二高地」上的防空炮都打到砲管發紅,他們這群充員兵全拿起衝鋒槍不眠不休在壕溝中警備,彼此都清楚是處在同島一命的死守狀態。好在最後砲戰結束,戴春琦也平安地在1959年3月10日在金門以機槍下士軍職退伍,搭乘接駁船回到台灣。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郭冠佑/胡朝欽
創作者
戴春琦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6/12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