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便當-1

便當-1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礦工早出晚歸,每日繁重勞力,時常一個便當無法滿足一日辛勞,但帶兩個便當又吃不完,因此會以俗稱「插角」方式,以米飯裝填便當盒超過十二分滿,礦工們必須將米飯壓緊,方能獲得更大量的米食,吃得飽有力氣上工。因此礦工的便當幾乎都以插角方式填實米飯,使一個便當盒多出約三成的飯量。早期新北的礦工便當盒為鋁製材質,但鋁金屬容易凹陷損壞,後來則以不銹鋼材質為主。礦工又稱便當為飯包,一般都隨身攜帶至各自工作場所,會用鐵釘固定便當巾吊掛在坑內支撐(俗稱牛條仔),如果便當不吊高,或便當盒沒蓋緊密,容易被蟑螂與老鼠入侵。另外,即使便當吊高,老鼠也會咬破便當巾讓便當盒落地,便當內食物散落一地後,便被老鼠們吃完,所以礦工後來不以便當巾吊掛,改用橡膠套來套緊便當讓老鼠咬不掉。另外,礦工於上班途中若便當沒抓好,或不明原因掉落地面,即被視為不祥之兆,立刻決定當天不入坑工作,顯示便當在礦工作業的重要性。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周朝南
撰寫者
王新衡
創作者
周朝南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存放位置
新北市瑞芳區瑞三本坑旁展示室
時間分期
民國70年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