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臺灣音樂人物口述歷史影音-林海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南臺灣音樂人物口述歷史影音-林海

林海,外號蕃薯,取「蕃薯心,不怕落土爛」之意。林海從小就對本土文化相當有興趣,出生屏東里港家種甘蔗的農家子弟,高二時就發表過兩首曲子,一首是因為第一次到高雄時對愛河印象深刻,將蘇州夜曲翻唱成高雄夜曲,後來拿給郭一男作詞。另一首是以屏東當背景創作的〈可愛的賣花女〉。

林海年輕時就時常和長輩去農地裡,邊工作邊聽收音機,常聽洪一峰、文夏、紀露霞、張婌美等經典歌手的歌,開啟了本身對台語歌的興趣。起初不曾想過踏入歌壇,十八歲時,幸運入取歌星徵選,進入初級班後開啟了林海的歌手之路。林海與方瑞娥合唱一曲〈我所愛的人〉,在1964年創下做高的點唱率。而後,林海和南星唱片的學長,楊彬、謝榮榮等人,以三人分部合唱的方式組成三兄弟合唱團,翻唱郭一男老師填詞的日本曲。 對於作曲主題,林海喜歡描寫社會百態,而比較少寫關於戀愛的歌曲,在創作時期,常常使用不同的名字,像是林冠軍、林亮等筆名,林海說當時許多唱片公司的老闆都是流氓老闆,因此他才使用多個筆名,以避免被算計。曾經有一年的中秋夜,全家人除了林海到澄清湖邊熱鬧賞月人群,他自己一人在家邊抽煙喝酒,邊創作出〈討海人的心聲〉、〈澄清湖之戀〉、〈土木師傅〉等經典歌曲。

林海曾經經營歌唱補習班,教導出王壹珊、孫淑媚、吳淑敏和謝小魚等歌手,也創作、發布唱片 。1981年,林海和黃俊雄的台視布袋戲「唐朝演義」合作,創作出男女主角的主題曲《男子漢的本色——山地門姑娘》,雖然在當時很紅,但當時盜版猖獗,幾乎沒有人支持正版,讓他的唱片事業經營困難。林海笑稱自己可能沒有老闆命,未來考慮以在中國出片串紅為目標繼續創作,或是養老休息。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南臺灣音樂人物口述歷史影音-林海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209761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高雄市電影館
管理者
高雄市電影館
別名
本名:林順趁
創作者
高雄市電影館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5
媒體類型
影片
參考資料
《南方尋樂記-台語流行音樂工作者訪談錄》
存放位置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高雄市電影館)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