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城隍廟

跟新竹城隍廟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新竹城隍廟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此件作品為蔡楊吉老師所修復的作品,為樑、柱、楹通等木作建築的大木作修復,此作品位於新竹城隍廟中。木雕工藝師蔡楊吉師承廟宇木雕大師黃龜理門下,從事傳統建築木作的製作、修護至今已有40餘年。專精於傳統木雕(小木作),也擅長建築大木結構(大木作)傳統鑿花技術以及泥塑、木雕佛像的製作與修護。蔡楊吉說,廟宇的木雕常有厚雕、透雕、線雕和浮雕等技法,從構圖到忠孝揚善教義等題材構思,到標準工法如舖面、顧邊、內枝外葉、串接通透、鏤空均勻等,頗耗時耗工,很無聊,但一旦完成了,就讓他感到成就感,想著繼續下一個工程,把神明的房子顧好、顧漂亮,就能傳承數代。
蔡揚吉師承黃龜理,學習最大收穫是學到廟宇雕刻的精髓:「內枝、外葉、鏤空、鋪面、圓邊、均勻」,做了50年,才發現要做到這些簡單的字句,卻是難上加難,因為從事廟宇雕刻工序的構圖方式與細節,也是成為好作品的首要原則,他追求一生可能都做不到。


新竹都城隍廟,全台位階最高等的城隍廟,雖藏身在如此煙火瀰漫,碗盆交響的環境裡頭。但埕上兩座香爐中的香火,仍然是十分旺盛。

城隍在民間信仰的功能,為司掌正義,裁決善惡之神。在道教經典的城隍寶誥中,被認有:「判冥陽之是非。掌官民之禍福」之大能。是故若有人冤屈難申,大多都會求當地城隍爺主持公義,分判黑白。

而新竹都城隍廟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座落在當地人傳說的鯉魚穴上。數百年來,經歷多次整修,今時之廟貌,主要是在公元1924年時確立。

時新竹名族鄭家的鄭肇基,邀請唐山溪底派大木匠師王益順主持修造,成為繼萬華龍山寺、南鯤鯓代天府後,王益順在台所留存的又一名作。

在王益順招牌的重重如意斗拱下,則是一對青斗石所造的石獅子。據聞,這對石獅子不僅登上過郵票,就算放眼全台的石獅子,其用料和工法也是屬上乘的。

另外,都城隍廟特設的仿真比例范謝二將軍木雕,以及喜怒哀樂四捕快爺,都是都城隍廟獨有的宗教藝術風景。

台北石匠辛阿救位於前殿后步口的龍柱,也是一大亮點。而郭秋福左右兩側水車堵上的交趾陶,也是這位彰化老匠師至今所存留,也是最稀少的大幅作品。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新竹城隍廟 / 撰寫者:班馬傳媒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0400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班馬傳媒
創作者
王益順等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4/6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