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煤礦為土城第一大礦場,僅次於全國第二大礦瑞三煤礦,其原名為山本炭礦,或海三煤礦,於民國45年(1956)再度改名為海山煤礦,首任董事長由李建和擔任。海山煤礦於民國35年(1946)起,至民國78年(1989),產煤年數四十四年,累計總生產量四百六十六萬四千六百三十四公噸。
民國73年(1984)6月20日,海山煤礦發生煤塵爆炸災變,因為台車第七車和第八車插銷沒插好,導致台車滑落,又因撞擊高壓電,引發火花和空氣中的煤粉接觸,進一步引發塵爆事故。在撞擊過程中,未喪命的礦工也因為空氣中佈滿一氧化碳而喪命,共計造成七十二死,罹難者大多為阿美族礦工。
海山礦災事發後,礦場方面故意拖延向臺灣省礦務局的報告達三小時,意圖改變現場、湮滅証據。礦災後海山煤礦仍持續開採,直至民國78年(1989)政府發布「輔導煤礦礦工轉業及補助礦工資遣實施要點」,海山煤礦於當年12月才停止開採,並在民國82年(1993)9月轉行為建設及土地開發,其名為「寶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