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士爺

大士爺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這張照片攝於民國53(1964)年,是苗栗縣南庄鄉永昌宮慶成醮儀式後,將眾多神明官將擺在廟宇門口供民眾膜拜,其中包含罕見的紙糊大士爺,威嚴十足。這張照片呈現了當時永昌宮的外觀,居民的服裝樣式,以及當時的大士爺與眾多神祇的模樣。

永昌宮是南庄重要的寺廟之一,廟址位於現今遊客如織的南庄老街中心地段。永昌宮初創於明治38(1905)年,於昭和10(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時毀損,直到民國40 (1951)年才遷建到坎上,並於民國75 (1986)年重建,成現今的三層樓廟宇。永昌宮正殿主祀三宮大帝,配祀玉皇大帝、天上聖母、五穀先帝、褒忠義民爺、福德正神等。

大士爺是較罕見神祇,相傳大士爺是觀音菩薩收伏之鬼王,因此大士爺造像必有一尊小小的觀音像立於其頭上。大士爺平時極少出現,也無神像,通常只在農曆7月普渡時節以紙紮的樣式出現,特別是大型街普、廟普時,都會安排紙紮大士爺像坐鎮普渡的孤筵中。一般會以《楞嚴經宗通》中所言的燄口焦面鬼王作為大士爺的造型,口吐火焰、頂髮煙生,醜惡令人畏懼,也因此可以收伏各路孤魂惡鬼。台灣目前僅嘉義民雄有大士爺廟,其由來是因當地早年移民械鬥無祀孤魂眾多而生。大士爺另有許多別名,包含面燃大士、焦面鬼王、焰口鬼王、幽冥面燃鬼王、羽林大神、普渡真君等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士爺 /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0307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今已關閉),2004。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創作者
李旺秀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4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