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觀世音菩薩像及大勢至菩薩像蓮花座底部墨書顯示的文字推斷,西方三聖佛像始於日本寶永7年( 1710 ),原為伊勢國中牧村之順覺寺及慶正院共有。然慶正院因故廢寺,佛像寄附淨土宗總本山知恩院。 日大正十二年( 1923 ) ,高明寺由朴子重要士紳陳添貴接洽加入日本佛教淨土宗,總本山知恩院將此西方三聖佛像贈與高明寺,象徵高明寺成為其派下寺院的重要信物。 西方三聖佛像中,主尊阿彌陀佛結來迎印以接引往生者,觀世音菩薩屈膝彎腰手捧蓮花狀,大勢至菩薩屈膝彎腰雙手合掌狀,表現日本鎌倉時期以來之西方三聖佛像特點。 西方三聖佛像受當時慶派佛師集團造像工藝風格影響,整體技法採寄木造工法,眼部用玉眼技法,雙足以足枘方式插入臺座,肉髻珠、白毫鑲嵌水晶,象徵佛光。 另觀世音菩薩像及大勢至菩薩像之寶冠,其材質為銅製,包覆頭部,頭飾圖紋以蓮花及火焰為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