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鎮田寮鄭厝創建於道光15(1835)年,因鄭家出文、武兩秀才,符合清朝規定,才能興建四合院翹脊大瓦屋。鄭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馬巷三角程,來臺祖天犀公於乾隆初年來臺,落腳於苑裡田寮,務農為生。乾隆20(1740)年間,天犀公於現址蓋建了鄭家小型聚落,及至7代鄭良瑞、鄭良珠,分別中文、武秀才,始翻新祖厝,建大宅院。 田寮鄭厝坐東南朝西北,為三進二院曰字型四合院。第一進外門原設於左側朝南,因開闢道路已不復見,外圍牆倒塌,門前的半月池亦已填平。第二進門屋,屋頂為硬山斷箭口馬背式,屋脊採燕尾脊,垛頭上飾有彩色花卉剪黏。牆基以唐山石板墊高5公分,牆面以斗磚貼面疊砌,門柱採燕尾磚,門已改為現代式拉門,門樓兩側連結左右廂房。進入二門之後為正廳,門與正廳之間有寬闊的內埕。 正廳屋脊採燕尾翹脊式,上覆紅瓦,建築採出屐起工法,無簷柱,牆身以土埆砌成,外敷水泥。廳堂後壁左右分別有兩道拱門,為第三進,可通往後廳。後廳相對樸素,為供奉鄭家列祖牌位之處,神龕雕工精緻,列祖之名同刻於一塊大木板上,相當少見。兩側橫屋採金型馬背式屋頂,山牆皆以斗磚堆砌,壁面有六角型磚砌花窗邊框,中間有三條磚柱,水車堵則有綠彩方型琉璃氣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