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是傳統手繪山水地圖,長卷,上東下西,左北右南,分繪臺灣及澎湖群島。 臺灣圖右起於沙馬磯頭,左止於花屽嶼,凡山脈、河流、湖泊、港灣、島嶼之自然景觀,以及原住民部聚居部落「社」、漢人聚居地「庄、厝、街」、縣城、衙署、軍事措施等皆一一標明。 澎湖群島圖四周標記東、北、西、南,右下角註記「東至臺灣,西至廈門,南至外洋,北至內地」,中下註「澎湖溝」,視圖方位隨南半、北半諸島變換:北半部自南向北視,(西與頭例外,文字大部份自東向西視)南半部自北向南視,註出44島嶼、港灣、城鎮、衙署、軍事設施等。 圖中北臺灣水域,東西皆有「渡頭」,可行船,大加臘社南,注:「可泊大船」。水域岸邊註有奇里岸、麻少翁、八芝蓮諸社及磺港、干豆門等地名,與郁永河《裨海紀遊》書中所載相符。 關於圖繪年限,若按圖內已見彰化縣,諸羅縣、鳳山縣有土城,臺灣縣不畫城圍,臺廈道未改成臺灣道以及澎湖巡檢司未改為澎湖通判等,推測圖繪時限當是雍正初年;但若按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沿海岸長圖》勵宗萬(1705-1759)跋文所示,本卷為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巡察臺灣期間(1722-1724)所繪之「海洋、臺灣二圖」其中之臺灣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