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中興莊

彰化中興莊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彰化中興莊眷村設置於民國39年(西元1950年),為彰化縣歷史最悠久的眷村,初期約有110戶。第一代居民均為來自山東青島保安旅的官兵與其眷屬。民國38年(西元1949年)6月2日他們隨著國軍撤離青島,乘著渤海輪抵達臺灣基隆,隨即出發至海南島繼續與共軍纏鬥六個月。最終於是年底從海南島撤退來臺,輾轉由高雄至彰化,軍隊暫時落腳於彰化中山國小、民生國小。眷屬則暫居和美糖廠。 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初由高芳先師長與彰化縣政府協商於今日中興莊現址,由師部出資及部隊工兵的協助下建立中興莊眷村,為相當簡陋狹小的竹造草屋(竹子、泥巴和以稻草),各戶建築規模約每戶三坪。當時即稱為「中興新村」,取中興復國之意,後因南投中興新村成立並為省政府所在地,遂改為中興莊,並沿用至今。中興莊之入口仍保留中興新村當年之牌樓。 中興莊繁衍生息一甲子,經過了多次的改建、翻修、增建,在斜屋頂的主要構造形式中增添了許多凌亂的元素。原來應該透露出紀律的單一形式逐漸崩解,此現象反映出時代的變化,即環境的約束力量隨著反攻大陸計畫的停頓而消失。 中興莊經過長期使用,歷經臺灣社會高度經濟成長與人口增加的過程;其中衝擊眷舍環境完整性較顯著的社會因素包括:民國50年代至民國60 年代(西元1960年代至西元1970年代)人口增長潮、工業生產普及化後隨經濟能力提升所衍生的空間增築(廁所、廚房)、設備更新(電冰箱、洗衣機、冷氣機)等現象;所造成的實質影響為:統一或個別為居住空間增建、增建廁所浴室、廚房、安裝冷氣機、木窗改換鋁窗等。由水平增建擴延至垂直增建。由於長期缺乏維護,房舍經過長期使用所出現的各種劣化與破壞現象,包括自然劣化與生物性破壞。前者如紫外線、溫度變化造成的裂解、材料變質、水分浸潤沖刷產生的破壞等,後者並衍生蟲蛀腐朽寄生等現象。 眷村的文化價值在於有別於在地生活的文化感染力量,特別是體現在人際關係與生活習慣,並成為一種具有自明性的堅實凝聚力。中興莊眷戶第一代大多歷經戰爭洗禮,青保旅在抗戰與內戰中的經驗構成了記憶的核心,緊接著是離鄉落腳異地;在眷村中重新展開生活,逐漸歸於恬淡。第一代眷戶特殊的歷史的際遇、眷村內的鄉音、濃厚的人際關係,隨著在地的生活經驗,逐漸融合成眷村的一種特殊印象,猶如一滴墨水滴入杯中逐漸擴散開來;眷村成為存在社會中,平時難以形容的真實成分。第二、第三代眷戶在眷村中成長,承接了部分來自第一代的記憶,更擴大成為一種集體傳統。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彰化中興莊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13&id=2021042000000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彰化市
龍山里中興莊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100084249B號
2021-03-16 10:39:40.849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110437497B 號
2022-11-16 00:00:00.0
變更區域劃定範圍及面積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120089444B號
2023-03-14 14:51:28.879
變更區域劃定範圍之地號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130082443B號
2024-03-12 15:30:12.092
變更區域劃定範圍及面積
級別名稱
聚落建築群
種類
種類代碼
B7


種類名稱
眷村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於風災震災後進行巡視,若有重大破壞或改變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部分以委外經營,於日常營業期間,建議須留意日常用電安全,並留意延長線插座上使用。 3.部分正進行「再現彰化眷村味中興莊再造歷史現場:彰化縣聚落建築群彰化中興莊修復工程」,建議施工單位務必遵守工地公共衛生安全管理,並按圖施工,避免發生損及文化資產價值之情事。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土地所有人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地區發展與特色
彰化中興莊聚落建築群位於八卦山麓北側,鄰近彰化市區,主要聯外道路為中山路,與道路間隔約20~30 公尺,但由於眷村與中山路僅依賴三條不足4m 小徑相連接,且受沿中山路建築物屏蔽,故由中山路側甚難察覺到中興莊的存在。雖然環境隱蔽,但距離彰化市中心區甚近,且背側(南側)極為彰化知名景點-八卦山風景區,由於基地直接與八卦山接壤,民眾可由村子東南側沿排水溝的步道登山健行,中山路北側的民眾自然由中興新村牌樓小徑進入,往八卦山進行休閒活動。沿八卦山麓往西依序為中山國小、原彰化公會堂、1895 抗日展示館、彰化圖書館、彰化武德殿、節孝祠、彰化美術館,中山路對側為彰化孔廟。由周邊文化景點之密集程度可知彰化中興莊聚落建築群之立地條件甚佳,坐落於彰化市區重要的文教設施帶上,具備與周邊景點串接之優勢條件。 八卦山對於中興莊的影響猶如二者距離一般極為密切,由於距離甚近,八卦山的生態特性自然直接影響村落,包括生物性影響、環境潮氣、潛在地質壓力因素等均為直接影響因素,而眷戶生息於此,生活領域自然多有交疊經驗,尤其山麓側眷戶多沿各時期疊砌之平臺搭建自用小屋,自然形塑積累出時間生活痕跡。綜上所述,彰化中興莊聚落建築群位於彰化市商業區邊緣,文教區核心範圍帶上,且周邊八卦山生態景觀豐富,但出入道路狹窄不發達,且因地形條件易受極端氣候影響。在未來擴大東區都市計畫區範圍之後,由於東側工業區的使用條件未變,在近期內的發展應無太大變化。惟基地緊鄰八卦山,倘若能與民族新村串聯,則可確保基地優質的綠化條件,形成彰化市民重要的日常生活休憩空間,此為中興莊基地在彰化市區重要的區位特性。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50057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1.歷史脈絡與紋理完整且風貌協調具保存價值者: (1)為民國38年(西元1949年)由山東青島保安部隊撤退來臺,所興建之國軍眷屬宿舍群。 (2)利用八卦山麓邊的丘陵地配置建築,深具歷史特殊性及軍眷生活空間文化價值。 2.具建築或產業特色者:位於市區,具高度再利用及發展潛力。
評定基準
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者/歷史脈絡與紋理完整且風貌協調具保存價值者/具建築或產業特色者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5-23
2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5-25
3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
4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2
5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3
6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4
7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5
8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6
9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7
10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56-8
11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62-1
12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62-9
13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5
14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6
15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6-1
16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7
17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7-5
18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1
19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2
20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7
21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8
22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9
23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10
24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8-11
25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79
26
彰化縣
彰化市
中山段
80
27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56
28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29
29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30
30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31
31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32
32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34
33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35
34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243
35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376
36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381
37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508
38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509
39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510
40
彰化縣
彰化市
南郭段南郭小段
38-511
緯度
24.082399
經度
120.548686
法令依據
<<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指定(登錄)理由
1.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者:中興莊為彰化市內少數保存完整之眷村,位在八卦山麓,前後高低毗鄰而建,環境紋理清晰,全區建築形式、眷戶空間均具特色。 2.歷史脈絡與紋理完整且風貌協調具保存價值者: (1)為民國38年(西元1949年)由山東青島保安部隊撤退來臺,所興建之國軍眷屬宿舍群。 (2)利用八卦山麓邊的丘陵地配置建築,深具歷史特殊性及軍眷生活空間文化價值。 3.具建築或產業特色者:位於市區,具高度再利用及發展潛力。
建築形式與景觀特色
中興莊為彰化市內少數保存完整之眷村,位在八卦山麓,前後高低毗鄰而建,環境紋理清晰,全區建築形式、眷戶空間均具特色。聚落建築群公告範圍內由國防部管理之眷舍為76 戶。建築物配置呈東、西側兩大簇群;西側6 排,每排約有8 戶至10 戶;東側4 排,每排6 戶。 眷村經歷八七水災後,於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前後進行大幅度的改建,隨著時間推移,眷戶持續增築改造始成為今日所見形式規模;歷程中各戶的增築行為並無統一模式,因此構造形式顯得凌亂。中興莊眷戶單元面積狹窄,使用歷程中依據各自的基地條件,選擇水平與垂直方向增建,最終導致整個聚落的公用空間愈發狹窄。眷戶彼此間的距離小到無法維持基本的私密條件。狹窄的棟距、陡峭的樓梯、極限的浴室與廚房;極端的尺度反映時代的艱難刻苦與生活窘迫的現實,但也因此衍生出更加緊密的生活方式,是在鄉情之外形成緊密鄰里關係的基礎空間元素,也構成奇特的眷村環境景觀。 中興莊眷舍建築物屋頂形式單純,可分為斜屋頂與平屋頂兩種,斜屋頂又依材質可區分為水泥瓦葺與烤漆金屬板兩種;部分單元加建三樓鋼筋水泥平頂。構成斜屋頂主要的屋頂支撐架,係以桁條固定於左右兩側隔戶牆上(砌磚大壁),為簡易桁樑作法。天花板以斜屋面之建築(多數位於二樓)為主,為蔗板加押條,以矩形格子狀為主要形式。 中興莊眷舍建築物主要多屬加強磚造,少數為RC構造,包括柱、樑、樓層板,及其他陽臺板與雨庇懸挑板。外觀飾面為中興莊眷舍主要戶外視覺元素來源。外部牆面裝修主要為水泥砂漿粉刷,少部分表面刷漆、下段臺度洗石子。室內牆面主要為水泥砂漿粉刷,表面刷漆、用水空間為貼小口磚或磨石子。 門窗開口為中興莊眷舍主要戶外視覺元素來源。許多構件尚維持初建形貌,包括木製窗框與窗扇。自眷戶遷出後,金屬製品多數遭竊,尤其以鋁製品甚多。金屬欄杆亦為眷舍主要戶外視覺元素之一,與中興莊特殊風貌關係密切。室外多出現於中興莊眷舍二樓外側入口陽臺與外部樓梯,室內為樓梯扶手欄杆。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