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的發展最早於日治時期就有相關舊照片記錄下來,並在彰化縣芳苑鄉沿海一代出現。 早在日治時期,彰化芳苑便有以牛車載運遊客到沙山海水浴場旅遊的紀錄,以及若干當地耆老的口述,可推知日治時期的芳苑當地居民便開始養牛,當時牛隻的任務除拖牛車運送貨物與農產之外,還兼有耕田與運蚵之功能,牛隻在此背景下扮演十分重要之角色,根據耆老的描述,全盛時期在芳苑一帶就有300多隻牛。 雖「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此一奇特景象,在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受到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並以此打開知名度,且在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但近年因大多運蚵工作都改由汽車等其他方式運送,因此當地的海牛數量逐漸減少,在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時海牛已經減少至僅剩7頭,需相關人士以及政府機構投入資源再活化此一無形文化資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