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牛民番地界碑

土牛民番地界碑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本件長方體石碑由花崗岩雕刻而成,碑體陰刻「奉憲勘定地界(橫書) 朴仔籬處,南北計長二百八十五丈五尺(約952公尺),共堆土牛一十九個。每土牛長二丈(約6.6公尺),底闊一丈(約3.3公尺),高八尺(約2.7公尺),頂寬六尺(約2公尺)。每溝長一十五丈(約50公尺),闊一丈二尺(約4公尺),深六尺(約2公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乾隆二十六年正月 日,彰化縣知縣張立。(直書)」銘文。文中載明立碑人名、界線長度、土牛堆數量及尺寸,目的在限制民人不得越界私墾。 清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張世珍為避免漢人與原住民衝突繼續擴大,因此在現今土牛國小西側圍牆下方挖溝為界,共有十九座土堆,外型似牛,而稱之為「土牛」,以溝為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並且豎立石碑作為漢人和原住民的土地界線。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石岡區
數量
1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930080621號
2020-07-08 10:51:45.108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10


總類子類別名稱
碑碣、匾額、楹聯、旗幟、印信等具史料價值之文物


年代
乾隆26年
材質
花崗岩
尺寸
高63 X寬13.5 X長27.5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評定基準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保管單位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民小學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臺OOOOOOOOOOO


detailPage.fieldLabel.BOCH_CountryCulture_61.keepPlaces_address
台中市石岡區豐勢路308號


保存空間屬性
學校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3、5款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出處或來源說明
清乾隆26年(1761)
指定(登錄)理由
十八世紀清廷為抑制在臺漢人的拓墾行為,所引發原、漢衝突不斷的治理問題與維護社會秩序,逐漸採行劃定番界政策,以區隔漢人與生番(界外原住民)、熟番(界內平埔族)的活動範圍。康熙 61年(1722),朱一貴事件平定後,閩浙總督覺羅滿保鑒於無法掌握沿山地區及高山原住民情勢遂施行封山劃界政策,並自南而北立石 54 處,首度確立番界。其後,歷經雍正至乾隆年間,多次劃定「生番界址」,並立石開溝,設置「土牛溝」、「土牛堆」,以阻制漢人越界禁墾的護番措施。總計乾隆15年(1750)、25年(1760)、49年(1784)以及55年(1790)曾四度勘定界址,禁民越墾,並在臺灣輿圖上先後以紅、藍、紫、綠色畫線為界。其中,唯一典藏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乾隆25年藍線臺灣番界圖,是閩浙總督楊廷璋指示全面清釐番界及堆築土牛溝時所繪製。本案土牛民番地界碑為清乾隆26年(1761),彰化縣知縣張世珍奉憲勘定巴宰族朴仔籬社群地界所立,內容詳載土牛堆和土牛溝構築規制、數量的具體紀錄,且為印證乾隆25年劃設藍線臺灣番界的重要實證,另保存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和日本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的清代「朴子籬社圖」,明確劃出此土牛線東側靠山,北臨大甲溪,呈南北向排列有土牛堆十九墩和土牛溝,與本案界碑紀錄吻合。而日大正3年(1914)《臺中廳理蕃史》已收錄土牛民番地界碑內容抄謄圖樣,惟年代誤植為乾隆36年。又臺中州依據1930年頒布施行的《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民蕃地界之碑」為「史蹟」加以保護,為本案最早獲得文化資產法定身分之紀錄。爰此,土牛民番地界碑,是全臺僅存僅見詳載清廷劃設漢番界線,建置土牛線之土牛堆和土牛溝規制的具體事證,不僅有官方文獻記載且仍保存於土牛溝原址附近,具臺灣歷史、社會、地理、族群關係之文化意義及稀有性價值。
典藏或財產編號
保存現狀
本界碑存放於半開放空間,原有壓克力罩為碑體外既設之壓克力罩,104年採增加在壓克力罩兩側上段鑽孔,以利罩內溫溼度調節;另以半透明貼膜將解說文案貼於碑碣壓克力罩的背面。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