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文進(約1356-1428),為明初重要的宮廷花鳥畫家,字景昭,福建沙縣人。活躍於永樂(1403-1424)朝到宣德(1426-1435)時期。畫風延續北宋黃筌(903-965)畫派工筆重彩傳統,並融合南宋院畫風格,為明初院派畫花鳥之先河。 〈三友百禽〉幅中松、竹、梅和石為主要架構,其間穿插近百隻鳥類,極具裝飾性。坡石、梅幹輪廓和皴紋的用筆已較疏放,但通幅基本上仍是雙鉤填彩之法,展現工整細麗面貌,符合宮廷品味。 明代宮廷繪畫大多有吉祥意義,此作中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象徵耐寒不凋的志節,竹和「祝」諧音,松表長壽,也有賀壽之意。所畫鳥類計九十七隻,未達百卻以百為名,表示豐美眾多,百為吉數,既為宮廷所作,或也有「百鳥朝鳳」之意。 〈三友百禽〉的另一特色在於作者使用較有生態趣味的安排來呈現。首先全幅景緻具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鳥群集。在真實的大自然中,這許多種鳥類並不可能同時出現,卻不論棲息於地面或枝頭上,都在適當的位置展示其習性,顯得生意盎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