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舉辦日期與週期 「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人神盟約祭」又稱為「神人盟約祭」、「祖靈祭」或「五年祭」(日治時期文獻所記載),是臺灣排灣族原住民古老的傳統民俗祭典。主要是透過祭司pulingav(女性則稱為「靈媒」)舉行各種祭典儀式,迎來祖靈及神靈,並向其占卜運勢與祈求平安。為排灣族的宇宙觀、宗教觀及社會組織的具體表現,每五年舉行一次。屏東縣來義鄉轄內目前仍保有meljeveq祖靈祭典的村落有古樓、文樂、望嘉、南和(高見、白鷺兩部落) 。 2.起源 神人盟約祭其由來是排灣族祖先為了避荒年,將7名子女分開各自謀生,並約定每5年,長者必須手持竹竿帶領全族大小回家團聚祭祖,於是有了五年祭的雛形。傳說排灣族的祖先到神界和女神學習祭儀以祈求五穀豐收,也學習農作的種植、傳統領袖婚禮等儀式。排灣族祖先與女神約定,在一段期間內燃燒小米粳為記號,請神降臨人間,接受人類的獻祭。神人盟約祭有分前祭和後祭,前祭是祖靈離開北大武山(kavulungan)南下時,族人為了迎接而祭祀的儀式;後祭是則是祖靈自最南端鵝鑾鼻,沿著原路北歸大武山時的儀式 。 在望嘉部落,7個擁有傳統領域的家族,在過去皆有屬於專屬的刺球場。他們有分海線箕模(tjimu)系統跟山線排灣(paiwan)系統;箕模系統是沒有勇士,三家勇士皆屬於排灣系統。時至今日,經過部落傳統領袖的通婚和血統融合,刺球場整合為兩座,一座是排灣系統,另一座人口數少且形制較小的則是箕模系統。 日治時期有不少排灣族五年祭的文化紀錄。有關於排灣族神人盟約祭Vunglid-maljeveq最早的文獻紀載,在清代巡臺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有這樣的紀錄:「山前、山後諸社,例於五年,士官暨眾番百十圍繞,各執長竹竿,一人以藤毯上擲,競以長竿刺之,中者為勝;番眾捧酒為賀,名為托高會。」可得知排灣族神人盟約祭固定5年舉辦一次,漢人對於刺球儀式最早的紀錄名稱為「托高會」。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藉由警察勢力來管理原住民部落,並設立學校教化族人。此外,日本人也禁止族人向傳統領袖繳納賦稅,禁止族人舉辦五年祭並取締紋身,以徹底改變原住民族的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及生活方式 。因此,日本政府的控制政策,使得望嘉部落難以舉行神人盟約祭相關祭典。 關於排灣族五年祭的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在日治時期《番族慣習報告書》中記載,排灣族先祖之靈平日居住在北大武山,每五年一次下山南行巡視諸社,視察子孫的生活狀況,給社民留下農耕、狩獵之運,次第到達南端的鵝鑾鼻,再巡原路北上歸回大武山。故排灣族族人為迎接祖靈前後兩次的南下與北上,舉行盛大祭祀,祈求自家的幸福。此時隨先祖之靈而來的部落族人各家戶祖先及代代諸靈也隨至,部落族人將其迎接到自家祭祀暫留在家裡。待先祖之靈巡視完畢,五年祭的祭典結束時,先祖之靈與各家的祖靈都會被部落族人送回大武山去,但是此時各家還會留一個長期庇佑這個家族的祖靈留在家中到隔年(第六年),才會在送祖靈祭中把各家最後一位祖靈送回山上去 。 另外,根據部落傳統領袖羅安山所述,日治時期雖無法舉行「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中的刺球祭典,然而當時仍會每三年一次在私下舉行迎靈、祭神、祈安、悅靈、送祖靈等儀式,只是沒有刺球儀式而已,其他祭儀皆無中斷。望嘉神人盟約祭必須要有ljemedj家族創始石,這是創始神更是刺球專屬神。 依照傳統嚴格來說,每個部落都只有一個ljemedj神石與ljeveljeveqan祖靈祭場,但是部落領袖家族一旦壯大起來,可以擴大勢力範圍增設祭場,望嘉部落就是這種模式發展出來。可惜在1950年代以後,望嘉部落已經中斷這個祭儀許久。根據望嘉部落耆老轉述,當初被迫遷村時,仍然對當時日治時期高壓統制感到恐懼,因此沒有把ljeveljeveqan祖靈祭場的神石一併遷徙下來,導致每5年一次的祖靈祭缺少最具代表性的刺福球部份。有鑑於此,望嘉七大家族與部落耆老研議恢復完整望嘉神人盟約祭儀式。2016年展開文化復振工作,包括採集福球、刺球架與刺球桿所需的材料;製作福球和刺球架;和學習相關的祭歌與儀式等。2018年望嘉部落復振「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如願地舉行祭典儀式,此次祭儀重現中斷已久的英雄祭(刺球儀式),展現「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文化復振的成果 。 3.相關傳說 (無)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