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甲梁宅瑞蓮堂

大甲梁宅瑞蓮堂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梁宅之先祖梁比美(1849-1911)為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詩山鎮鳳坡村人,同治年間 渡海來台創業發展,挑擔兜售雜貨布匹,並得大甲街殷戶黃嚴賞識,與其女黃幼成親,開設「梁泉益」布店,購置田地店舖,財富日盛。日治初期,曾任保正,並取得專賣局煙草仲賣捌人(配銷商)資格,於明治44年(1911)去世。 大甲梁宅於梁比美過世後由4個兒子購地肇建,大正3年(1914)落成,並為紀念梁氏先祖,於前廳門額題「梅鏡傳芳」,後廳題「瑞蓮堂」。經多次增建後,整體為兩進多護龍之大宅第。民國105年(2016)以其形制完整,裝飾精美,且為全臺罕見之民宅對場作,深具文化資產之價值,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甲梁宅瑞蓮堂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11&id=2016090100000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大甲區
臺中市大甲區大智街80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古字第1050186110號
2016-09-19 00:00:00.0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現狀
民國102(2013)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民國110(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外觀特徵
梁宅全區平面呈現長形八角的龜甲狀,水池欄杆亦圈作六角形的龜甲狀,象徵長壽之意。規模為兩進四護廊格局,正身座東北朝西南。第一進與第二進皆為五開間,內護龍做三開間,外護廊則區隔成七開間。第一進前步口廊作「雙凹壽」,為泉州地區民宅特有作法。內護廊與外護廊間的過水廊,共有左右前中後6個,其中前後之過水廊置4個平屋頂,在桁木上鋪木板及尺磚,可供曬衣物或農作物之處,稱作「磚坪」。梁宅磚坪略帶斜,以利降雨排水。
使用情形
無再利用。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臺OOOOOOOOOOO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室內特徵
梁家邀集廈門及福州工匠,其風格典雅承繼泉廈,特別是木雕、泥塑、石雕採用競賽性質的對場作,民居匠藝之經典。彩畫除了板壁墨繪研判應是敦聘泉州匠師,木構件另延請客籍匠師劉沛作畫。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大甲區
賢仁段
103
緯度
24.355731
經度
120.630535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7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4條規定
指定(登錄)理由
㈠「大甲梁宅瑞蓮堂」為日治時期大甲地區三大民宅之一,見證了大甲發展歷程,為早期移民來臺奮鬥的縮影。 ㈡瑞蓮堂形制完整,格局仍維持原形貌,為泉州匠師來臺之傑作,屋頂、剪黏、彩繪則有沙鹿、清水、東勢匠師參與。裝飾精美、剪黏、彩繪、磚雕、石雕、木雕俱達,為全臺罕見之民宅對場作,深具文化資產之價值。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