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半球狀腹﹐獸蹄形足。腹內有銘文32行500字。 本器於道光年間陝西岐山周原出土,是傳世器中出土較早,且流傳有序。咸豐年間,翰林院編修陳介祺購得,1910年歸兩江總督端方所有,辛亥革命,端方歿,端方後人典押毛公鼎給銀行。民國十九年(1930年),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買下,抗日戰爭期間,由商人陳詠仁買得。抗戰勝利,民國三十五年捐獻給南京政府,蔣介石委員長撥交給南京中央博物院保管,民國38年隨故宮文物南遷,民國40年在台灣編入帳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