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坪頂古圳」(含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

「坪頂古圳」(含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坪頂古圳」(含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

坪頂舊圳:道光15年(1835)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等人,共同出資龍銀五百五十元開圳。開水圳長約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 坪頂新圳:道光29年(1849),田園業主約70餘人,集資龍銀一千元,開水圳約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 登峰圳:明治42年(1909),吳超卿(原名:吳登峰)出資金票六千五百三十元,開水圳約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狀
現今仍有近60公頃農田接受三圳水源灌溉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坪頂三隧道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底(坪頂舊圳:由鵝尾山引坪林溪水經內厝溪與新圳交會。坪頂新圳:由鵝尾山引坪林溪水經內厝溪至平等駐在所。登峰圳:由鵝尾山引香對溪經內厝溪至平等國民小學。)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二字第09630311900號
2007-10-09 00:00:00.0
登錄文化景觀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七星管理處
內容與範圍
坪頂舊圳:由鵝尾山引坪林溪水經內厝溪與新圳交會。 坪頂新圳:由鵝尾山引坪林溪水經內厝溪至平等駐在所。 登峰圳:由鵝尾山引香對溪經內厝溪至平等國民小學。
特徵
坪頂舊圳:道光15年(1835)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等人,共同出資龍銀五百五十元開圳。開水圳長約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 坪頂新圳:道光29年(1849),田園業主約70餘人,集資龍銀一千元,開水圳約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 登峰圳:明治42年(1909),吳超卿(原名:吳登峰)出資金票六千五百三十元,開水圳約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評定基準
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具時代或社會意義/具罕見性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268
2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二小段
25
3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393
4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393-1
5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460
6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310
7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272
8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二小段
23
9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475
10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475-2
11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475-3
12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360
13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360-1
14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360-2
15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二小段
162
16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
17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2
18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3
19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4
20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5
21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6
22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7
23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
24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8
25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9
26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0
27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1
28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2
29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3
30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4
31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5
32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6
33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7
34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8
35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19
36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20
37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21
38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22
39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23
40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151-24
41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一小段
271
42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274
43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段二小段
19
44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一小段
520
45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273
46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273-3
47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273-4
48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273-2
49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273-6
50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段三小段
273-7
關連的項目
陳憲明;坪頂紀實(1999)
緯度
25.1349139
經度
121.5832331
法令依據
符合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4款之登錄基準
指定(登錄)理由
1、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三條水圳為清中葉時期先民以人工開山鑿壁,用以農業灌溉之重要設施,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深具文化意義。 2、古圳及隧道年代均超過百年,可代表清中葉水利工程之科學技術。 3、居民因農業用水需求群聚此地,足以象徵清中葉臺北盆地農民產業之發展。 4、現今仍有近60公頃農田接受三圳水源灌溉,進入工業時代後臺北北部水利設施甚為罕見。
代表圖像來源
臺北市文化局
特殊價值
1、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三條水圳為清中葉時期先民以人工開山鑿壁,用以農業灌溉之重要設施,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深具文化意義。 2、古圳及隧道年代均超過百年,可代表清中葉水利工程之科學技術。 3、居民因農業用水需求群聚此地,足以象徵清中葉臺北盆地農民產業之發展。 4、現今仍有近60公頃農田接受三圳水源灌溉,進入工業時代後臺北北部水利設施甚為罕見。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