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廣陞樓

原廣陞樓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原廣陞樓始建於日治時期約大正至昭和年間,建築型制為一殖民時期古典折衷主義式樣風格。 原為高順及高城兄弟兩人所建,主要作為布莊使用,1937年(昭和十二年),因其族人向當時之臺南市信用組合主席盧世澤借款,無法償還債務,最終原廣陞樓讓渡給盧世澤,後改為酒樓經營型態,為當時明治町較具規模之酒樓,二次大戰後曾分別作為民航空運公司(C.A.T.)宿舍、醫院使用,後來成為私人住宅至今。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原廣陞樓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11&id=20030513000006。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中西區
成功路285巷3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南市文維第09218505290號
2003-05-13 10:36:45.0
變更/修正
府文資處字第1000393784號
2011-06-24 00:00:00.0
直轄市升格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現狀
是新舊過渡時期的建築,原廣陞樓自日治時期是一4層樓高建築物,當時的庭院為一日式庭院,後來承租之中航是以原酒樓空間格局繼續使用,現為盧氏住宅。
外觀特徵
四層樓高的原廣陞樓為古典折衷式樣風格的建築物,外觀運用畫面分割的原理,在「柱」、「牆」、「陽臺」、「屋頂」、「門與窗」等建築元素上呈現不同建築材料。 立面透過雙斜屋頂形式,以及中路陽臺對比左右兩側無陽臺,產生三段式立面效果,再以二樓曲線瓶形欄杆凸顯立面的特色,透過陽台下方雙件弧形托樑式樣連接到中路雙柱,整體形態比例和諧。三樓陽台則各以一對牛腿構件形式,托住陽台底部。外觀由十三溝面磚、洗石子和紫白相間磁磚相互交織而成,並搭配白色灰泥雕塑進行裝飾。至於左右兩側壁體,除了清水磚磚砌之外,在地面台度與三樓簷口女兒牆位置則覆以水泥砂漿粉光;其餘則為木構造門窗,總體古樸風貌依舊存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白蟻檢測。 2.電力箱、電路及開關插座檢測。 3.滅火器等消防設備器具檢測。 4.基礎、牆體強度檢測與結構安全進行檢測。
使用情形
私有住宅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張OOOOOO
建築所有人
張OOOOOO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69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室內特徵
原廣陞樓的結構系統為鋼筋混凝土樑柱、搭配混凝土橫樑支撐磚構牆體的複合式構造。磚牆牆體內部加設鋼筋混泥土附壁柱;開口利用混泥土橫樑支撐原有的磚構造。 每一樓層樓地板約有80坪,並於東南南方留下一處天井/後院,這空間組織大體符合日治時期的格局。一樓空間有有餐廳、廚房、廁所,以及世澤醫院之看診空間;二樓為客廳及祖先祭祀空間、照護空間;三樓包含書房及臥室、儲藏空間;四樓則多為閒置空間。 各樓層和各房間的分間牆,大致上以檜木樑柱系統框架為主,中間牆面壁堵多以扁平狀檜木製角材為木骨,填入稻穀黃泥後,最後才敷上麻絨白灰面飾。整體室內空間裝修,多由壁板枱度之上的白灰面飾所成的木骨泥牆和實木作邊框,配上各處裝飾線板,因此構成一種素雅溫馨的室內空間質感和氣圍,而現今的 RC樓版應為後來修改建時所留下。
評定基準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緯度
22.9992812190819
經度
120.201577668453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暨本府91年度第5次「臺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審查會議決議。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