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同興老街

同興老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同興老街為後龍最早出現的街道,過去是漢人和平埔族人物產交換、買賣的集貨中心。同興老街的出現,起因於公司寮港的貨物進出口,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又因海線鐵路的鋪設,使得貨物運輸更為方便而而繁榮一時。

此區曾是後壠庄最為熱鬧的市街,各類商號、行郊林立,吸引了商人、唐山來的人、碼頭搬貨工人、漁人等聚集於此地。隨著後龍溪漸淤積,漢人開始在溪邊墾地耕水田,市街也逐漸往後龍街發展。同光國小東側圳溝舊地名為「番婆仔溝」,昔日水流清澈,為平埔族婦女洗衣之地;而寬約四五公尺的老街上,現存早期商號的街屋建築,則見證了公司寮港貿易全盛的歷史。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