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宮,主祀趙府元帥(玄壇公),此神祇來源是於清乾隆年間,巫姓先民從福建南安遷移到彰化溪湖附近開墾時,一同自福建漳州府南安車兜紫極宮奉請來台的。彰化溪湖頂寮的巫姓宗親,近年曾組團至中國福建,前往該紫極宮尋根謁祖,也間接證明了趙府元帥的來歷。巫家還在溪湖的通天宮旁,建立平陽巫氏宗祠及會館,也證明巫家與此廟宇的淵源之深。先民以趙府元帥(老一輩稱「老玄壇」)為頂寮的主神,嗣後再彫刻李、池、吳、朱、金、蘇府千歲、哪叱太子合祀,至今還有巫府千歲、巫恩爺、范府千歲、閭山法主(張)、土地公、文昌帝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玄壇元帥一同陪祀。 起初,人們無力建造廟宇,諸神像只能由先民們自行安置於家中廳堂內。直到1958年,台灣戰後復甦漸漸順利後,才有人倡議建廟,並在1959年2月破土興工,同年6月15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整座廟宇最終於1963年正式完工。從趙府元帥由巫家安置來台至今,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必定會由爐主主持慶祝大典,是為趙府元帥(玄壇公)聖誕慶典。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