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英吉沙小刀(兩把)

跟英吉沙小刀(兩把)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英吉沙小刀(兩把)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英吉沙小刀(兩把)

「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鋒利的刄口,而工藝聞名。英吉沙,維吾爾族語,意為「新城」,地處塔里木盆地西緣,昆侖山北麓,是古絲綢之路的驛站,是著名的「中國小刀之鄉」。 英吉沙小刀是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一,與保安族的保安腰刀、雲南阿昌族的戶撒刀齊名。英吉沙小刀有彎式、直式、箭式、鴿式等12個品種傳統造型。 英吉沙縣有1000多名刀匠,人們一般將做刀人分為「刀匠、師傅、大師傅」三個級別,一般刀匠都不在刀上刻名字,師傅級別、多數刻名字,大師傅級別、必刻名字。 英吉沙小刀一般用不鏽、彈簧鋼、軸承鋼等打製,好的刀是以側結鋼工藝打製,那是一錘一錘的手工鍛打的,淬火到位後,削鐵如泥! 本組作品「英吉沙小刀(兩把),工藝各具特色,頗為小巧精緻!(詮釋委員:簡榮聰)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英吉沙小刀(兩把)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2000001750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