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君子能容

跟君子能容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君子能容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盧志松的家鄉在澎湖,早期當地的漁民常利用竹筒來製作浮標,時間一久這些被棄置的浮筒,接連遭受海水、蛀蟲及白蟻的啃蝕,產生一種帶有歲月滄桑的美感,且富變化的竹節紋理及質感,看在工藝家盧志松的眼裡,卻是不可多得的題材,自然成為他石壺創作靈感的來源。 藝術源自於生活!盧志松自稱是個茶癡,因為他喜歡喝茶。但又想要在茶具上,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性,所以常以茶壺來做為雕刻題材。他說「這些茶壺都是為我自己而做的!一方面是記錄生活的回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愛泡茶」,「君子能容」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中產生的。 竹子屬禾本科集剛柔於一身,與松、梅並稱歲寒三友,和梅、蘭、菊又有「四君子」的美稱,在台灣更是隨處可見。竹子亦是騷人墨客筆下最愛的題材,東坡先生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充分表達了文人雅士清新脫俗的品味,更將對竹子的愛好推向高峰。 盧志松的作品由一個茶壺搭配四個杯子組成,皆以竹子的造型表現,首先在選材方面,他用較接近竹子紋理的木紋石作為創作石材。因為木紋石的紋理像竹子具方向性,雕刻過程中掌握其紋理的走向就很重要,必須順著竹子的節理與生長方向來雕刻,才不會有違和感。可見作者盧志松對竹子有很深刻的觀察跟理解,加上長期積累的雕刻經驗,才能駕馭其中讓頑石點頭,也藉由「君子能容」這件作品,提醒人們要「知壺惜福」,讓作品的精神性提升到哲學的層次,足見作者的用心及巧思。(詮釋委員:邱泰洋)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君子能容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2000001501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1999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座標系統
WGS84
向量空間資料
POINT (120.39757481 22.64919300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