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左右,現代香菸雖已經發明,但農村地區水煙則還相當盛行,而水煙原是源自於中東地區的吸食工具,傳到台灣,因台灣盛產竹子,這工具即參照水煙的功能而被改良,利用本地材料製成吸食的工具,這件陶藝作品,即描寫農夫悠閒的抽吸水煙,其愜意滿足的形態,作品中農夫穿著六分褲、足蹬木屐,雙手握住水煙傾斜著頭,臉上表情愉悅,臉部、手臂、腳脛、木屐、水煙都保留原土色,上衣塗棕色釉,褲子塗青釉,頭髮與斗笠則用化粧土,坐的石塊則薄施黑釉,整體作品在還原焰中燒焙而成。(詮釋委員:不具名)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