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草屯燉倫堂

草屯燉倫堂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草屯「燉倫堂」位於草屯鎮加老里加老路269-1號。興建於清道光10年(1830),民國82年(1993)2月5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清初草屯地方為平埔族北投社之地,屬舊北投堡。其時,漢人向平埔人耕地,並且興修水利。至乾隆年間,草屯地方已形成洪、李、林、簡四大姓之血緣聚落,「燉倫堂」 即是洪姓移民入墾草屯後所建立的宗祠之一。 洪姓家族於雍正至嘉慶年間,至漳州府漳浦縣分批遷臺,形成「和蒼」、「性植」、「敦樸」等3大房系。入墾草屯地方的洪姓先民,主要來自福建漳洲府漳浦縣車田下營,皆出自第17世洪元璋之長子永謙、五子三派之後裔。其入墾地區,除烏溪南岸外,尚有今屬彰化縣芬園鄉下茄荖及臺中市霧峰區六股、舊社、萬斗六等地。當時洪姓移民草屯的過程乃屬分批進行,其後子孫繁衍,而有興建宗祠之舉。分別為清道光10年(1830)敦樸派下陽明派建於頂茄荖之「燉倫堂」,同年和蒼派下建於番仔田之「燉成堂」。清道光26年(1846)志忠派下建於新庄之「燉煌堂」,日治大正13年(1924)毛蟹派下建於下茄荖之「崇星堂」。 清嘉慶15年(1810)7月,洪氏祖籍地,因吳、林兩姓族財勢大而逼人,四處剽掠五穀、金銀、牛羊,迫使27世的洪秉正,率子 宏、圓、悅、得、輕等五子與長孫善述舉家渡臺,成為敦樸派下陽明派的渡臺祖。陽明派後裔抵臺之初,卜居於彰化縣北投堡頂茄荖庄后五張犁份(今加老里舊厝),並鑿馬助圳(八堡圳),引烏濁水溪之水,灌溉頂、下茄荖之田,從事開墾,使洪姓之墾成地盡成水田。並於清道光10年(1830),創建敦樸派下第六、七房宗祠「燉倫堂」於頂茄荖。宗祠建成後,雖因日治明治31年(1898)大水沖倒前殿,曾重修,以及日治明治38年(西1905)、日治大正8年(1919)的局部整修,及民國48年(1959)春,因屋宇損壞而修建,建築大部分仍保持原貌。在草屯洪姓所建立的四座祠堂中,因「燉倫堂」無大事重修之紀錄,故仍然維持早期建築的古樸風貌。 燉倫堂內供奉洪文色(敦樸)及後代的神位,在古色蒼然祠內,其對聯:「百世衣冠長濟美,千年山水永朝宗」。「喬木發於枝寧非一本,長江分萬派總是同源。」在告訴洪氏代代子孫木本同源,要尊祖敬宗,更要慎終追遠,永懷先人德澤。本堂位於頂茄荖村落中,周圍為民旁,整個地區具有「同姓聚落」的風格。與新庄里洪氏大宗廟燉煌堂,下茄荖的洪姓祠堂,都是同一支洪姓宗親,可見昔日勢力之宏大。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草屯燉倫堂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11&id=1993020500000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草屯鎮
加老里加老路269-1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臺82內民字第8278365號
1993-02-05 13:03:36.0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現狀
在草屯洪姓所建立的四座祠堂中,因燉倫堂無大事重修之紀錄,故仍然維持早期建築的古樸風貌,至今保存狀況良好。
外觀特徵
草屯「燉倫堂」坐東朝西,為一座面寬12.6公尺進深24.4公尺,佔地307.43平方公尺兩進式的小型祠廟建築。前殿經兩開間廂廊連接,前殿與正殿面為單檐燕尾脊板瓦屋面,屋脊較一般廟宇平直,僅在翼角略為揚起,歸帶與正脊相接處略向內收,在視覺上有緊箍效果。 建築本身採閩南傳統式四合院建築,其建物之座向,據當地族人所稱,應是面向大陸祖祠,永懷遠祖。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屋頂防水、消防安全及木構建物防腐蟻蛀。
使用情形
民國82年(1993)2月內政部核列為三級古蹟,係南投縣唯一之私有祠堂被指定為古蹟者。為保護重要文化資產,民國87年,中央、省政府、縣政府撥付1800萬元,以原貌整修。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正殿後兩側龜裂,木柱移位,因工程未驗收再增至2300萬元修復,民國90年(2001)6月1日修復完竣,為一兩進式的祠廟建築,供拜拜祭祀用。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祭OOOOOO
土地所有人
祭OOOOOO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資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409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室內特徵
燉倫堂歷194年,是洪姓三座祠堂中,唯一未變更原貌,以土埆、木材、薄瓦為建材,為閩南傳統式四合院建築,其建築避去繁縟剪貼,刻意裝飾,而保持古樸典雅氣質,與一般寺廟形貌相異。前殿採凹式平面,不另設檐柱,並將前點金柱作為門柱使用,凝聚出緊湊的前置空間。前殿經兩側兩開間的廂廊與正殿連接,正殿採敞廳式手法處理。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南投縣
草屯鎮
加老段
578
緯度
24.000986
經度
120.655069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2條。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神龕)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正殿室內木構架)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門樓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修復落成紀念碑記)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門樓)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門神)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門神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屋脊雕飾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建築雕飾)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三川正殿屋脊雕飾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三川正殿外木構架)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燉倫堂-神龕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正殿木構架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整體室內空間)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正殿整體空間)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草屯燉倫堂-墀頭


拍攝時間
2024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燉倫堂-墀頭


拍攝時間
2024年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